当前位置: 智库动态

标准赋能万亿级市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安全框架进入发布倒计时【三项低空安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5-07-25

香港,2025年7月24日 – 为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低空飞行领域规范化、国际化进程,由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办,香港数码港合办,香港工程学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分部、香港物流商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会协办的“三项低空安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研讨会”在香港数码港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是继广州首场会议后,推动大湾区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研讨会以"标准引领 安全护航"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香江,共同为《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保障指南》《低空飞行特定场景安全要求》三项关键团体标准把脉定向, 探讨标准草案的技术可行性、区域适用性及国际接轨策略,体现了跨界协作精神。出席嘉宾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香港数码港技术工程总监乐鸿基博士、香港警务处高级督察,大型活动科重点及搜查组林彦礼、香港立法会议员,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会长葛珮帆SBS, JP、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创新协会执行主席陈瑞蓉香港工程学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分部行业召集人陈志恒、香港物流商会主席锺鸿兴、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徐海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低空经济顾问李泽颖香港民航处香港天文台、邱达根香港立法会议员办事处、中国移动香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广州)、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广东省阳江市气象、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出席。

"湾区标准"到"全球规则"

研讨会由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与创新协会执行主席陈瑞蓉主持。

会议伊始,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详细介绍了发起这三项标准的背景与历程。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致力以湾区标准, 通过构建“先行先试—动态迭代—全域推广”的标准化创新路径,形成“标准与创新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机制。这一模式不仅破解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与标准制定周期长的矛盾,更成为区域规则衔接与产业升级的典范, 为中国产业标准输出,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打下基石。

庄守堃强调:“得标准者得天下, 而低空安全是低空经济产业爆发的基石, 而气象是低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湾区标准”到“全球规则”的演进,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化规则衔接的实践路径,也是中国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的战略缩影


聚焦标准草案,推动全链条规范

广州市标准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三项标准草案的核心内容:

• 《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作为基础性标准,规定了空域管理、飞行管控、气象监测、通信导航等通用安全要求,确保低空飞行活动的基础安全框架。

• 《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保障指南》:聚焦“硬环境”建设,提供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机制、管理指南及技术支撑,为低空飞行器起降、导航等提供标准化依据。

• 《低空飞行特定场景安全要求》:针对城市物流、应急救援、空中游览等高频场景,明确了技术要求和运行管理方法,以应对复杂环境挑战。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标准草案的技术可行性、区域适用性及国际接轨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三项标准形成了“从通用基础到特定场景”的全链条规范,有望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安全瓶颈,为大湾区提供统一操作指南。

出席本次线上线下研讨会成员还有:香港民航署高级行政主任(管理检讨)余建明、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耀晖、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杨晓峰博士、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代表毛文龙、广东省阳江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黄小丹、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颖、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副会长邓淑明博士、香港工程学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分部司库林永强、香港工程学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分部召集人陈志恒、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战略发展部部长白雪菲、香港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兼秘书长徐海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低空经济顾问李泽颖、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方案架构师彭超、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董季康、坤舆纳图(东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木森、中国香港无人机运动总会主席邹伟杰、中国香港无人机总会董事杨景赏、香港工程学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分部委员会委员谭咏怡、阳江市低空经济行业协会会长林小杰、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站长张胜、捷城汇智交通咨询(昆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雷、龙鹤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代洪、香港物流商会理事金屹、香港物流商会冷链委员会主席颜子豪、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环球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常务副总监梁骏楷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研究员黄晓盈、龙鹤航空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家乐、Droneology技术顾问冯如生、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业务科主任刘永梅、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科研助理廖文慧、中国香港无人机运动总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吴华强、杰西航空项目经理邹萍 


• 香港数码港(合办单位):作为香港领先的数字科技园区,数码港致力于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特别是智慧城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及无人机技术等领域。其技术工程团队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与实验平台,助力低空经济项目从概念到落地。

• 香港工程学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分部(协办单位):作为香港工程学会的专业分支,该分部专注于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及仪器仪表的标准制定与创新应用。在低空经济领域,它提供技术评估和工程解决方案,确保标准草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湾区低空飞行器设计提供专业背书。

• 香港物流商会(协办单位):香港物流商会是物流行业的权威协会,致力于推动高效、可持续的物流体系。在低空经济中,商会聚焦城市物流、冷链运输等场景,整合企业资源,优化标准中的特定运行要求。


迈向标准新时代

会议结束时,庄守堃主席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这三项标准将遵循“湾区标准”路径,由粤港澳三地机构共同制定后,提交政府审定并纳入标准清单。智库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确保标准落地,提升大湾区低空飞行安全水平,营造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为万亿级低空经济释放潜力。

本次会议成果将作为标准草案修订的重要输入,预计于2025年8月完成最终送审,期待在今年在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前发布。

会后,部分代表参观了香港数码港的科技设施,进一步探讨合作可能。

203 条   1 / 21    1  前往